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《戰火屠城》—「在最深的黑暗中,才有最亮的燭光」

英國電影《戰火屠城》(The Killing Fields)問世三十年,出了新版影碟;入手之餘亦重看這套經典反戰電影,依然覺得這是同類電影的上佳之作。

越戰是不少經典反戰電影的題材,如《現代啟示錄》、《烈血焚城》、《殺戳戰場》等,本片也不例外;不過,跟其他大多數戰爭片以軍人的視角出發不同,《戰火屠城》以兩位記者的視角出發,用較冷靜的角度去觀察這段沉重的歷史歲月。

本片並不強調戰爭如何扭曲人性,而是側重戰火為人民帶來的磨難;兩位主角西尼及迪斯,前者是一位是美國記者,後者是柬埔寨的記者兼翻譯,二人身處混亂不堪的柬埔寨,背景是美軍即將撤出柬埔寨、而「紅色高棉」仍然在柬埔寨進行殘暴清洗的年代;二人走遍鋒火大地,為報導亂局不辭勞苦;片中有呈現戰爭的殘酷,亦有描寫新聞工作者對自身專業的堅持,令本片多了一份濃烈的人文關懷。

對於殘忍、暴力的戰爭場面,電影沒有作太多正面的描寫,呈現更多的是往後的亂局:被暴政壓制的人民、混亂而人民不斷逃跑的絕望城市、無可奈何的家散人亡……此等情節,編導沒有刻意渲染,但一切併合後,卻有很強的感染力;片中最震撼的一幕,是迪斯從赤柬手中逃出後,經過一條屍橫遍野的河畔,角色巨大的求生本能,以及從不熄滅的希望之火,跟漫無邊際的「死亡之道」,形成強烈對比,畫面強烈之餘,亦直擊觀眾心靈。

電影寫新聞工作者的段落,亦是電影出眾的地方;不知怎的,總覺得其他電影中的記者,不是過於誇張,便是有過於失真的主觀設想;本片改編的是真實記者的經歷,本身有歷史的依據,演員的平實演出亦恰到好處;尤其是吳漢潤飾演的柬埔寨記者,演起來很真切;吳氏本身亦是赤柬殘暴歲月的倖存者,對於那段沉痛歲月有深切的體會,他在片中無奈、悲慟的眼神,有種穿透力,亦令人折服。

喜歡本片的另一個原因,是本片強調即使在黑暗、殘酷的歲月,人性的光輝仍然可以得以保存,希望最終亦不再是夢幻,而是可以變成真實;其他反戰電影令人看得痛心,或本身調子陰沉,像上述提過的幾套戲,都是從反面、陰暗的角度去拷問觀眾、反思戰爭的必要性,它們或透過狂亂的戰爭畫面,或透過呈現被扭曲的心靈及犯罪等,去揭示戰爭的荒謬,雖然效果凌厲,但總覺得悲觀,觀感是絕望大於一切。

《戰火屠城》是三十年前的作品,今日看來仍然令人反思;電影提醒著人們戰爭為國家、人民帶來的夢魘是一生相隨;電影描寫體制對傳媒的抗拒態度,更像一部預言書般;本片的精神最經得起考驗:無論經歷的是有多黑暗、多沉重,也不能抹掉心中的良善,更不要放棄希望;即使弱如雞蛋,但只要堅持到底,也會有撼動石牆的一天。


套用九把刀的一句話:「在最深的黑暗中,才有最亮的燭光;在最黑暗的時代裡,才能顯露最光輝的人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