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

《腦男》—迷失罪與罰

《腦男》是去年日本的一套犯罪驚慄片,改篇自首騰瓜於的小說,述說的是一位高智天才與另一位變態殺手的角力,當了衍生很多罪與罰的迷思;看完全片,雖覺得劇情上有沙石,但電影帶出的善惡問題十分糾結,令人反思。

看《腦男》的感覺跟《告白》、《贖罪》、《惡之教典》等犯罪電影不同,後者雖然說的都是病態的犯罪,但著重的是扭曲的心理描寫,是非黑白的界線倒是仍然清晰,亦未進一步質疑現存的制度;《告白》中的老師因女兒被殺向學生復仇;《贖罪》中的的母親,亦因女兒死去而向當年的證人問責;《惡之教典》中的暴力教師,犯罪是因為本身人格,而非受外界影響。

來到《腦男》,電影(或小說)像是一次又一次拷問觀眾,現今的制度是否能真正實踐正義?電影出現一個又一個讓角色(觀眾)抉擇的處境,而每次的答案似乎都是懷疑現今的體制;男主角鈴本一郎自小被灌輸成「正義的殺人機器」,亦一次次去狙擊逍遙法外的罪犯,自認為實踐絕對正義,亦認為殺戳只要目的正確便順利成章,甚至可取代固有制度;他的對手則像互相對照的另一面鏡子,純粹為殺戳而殺戳,認為這是自己存在的目的。

電影對於兇案受害者及施暴者的設定,亦跟其他受害者反制、甚至變成復仇天使相異;片中有一個醫生,她的弟弟被乖戾的少年殺害,自己及母親都承受了沉重的傷痛;不過,醫生選擇了一條苦路—自己負起治療少年的責任,試圖令自己得到救贖,令對方改過自新;這一條線貫穿全片,過程十分曲折,而帶給觀眾的質問亦最強烈。

高智主角由生田斗真演繹,他的演出令電影增加了可觀性;片中的他是極聰明,但近乎不具任何情感;演員的表情幾近像機械人般,只有眼神及表情有微小的變化,而當他「實踐正義」時冷靜的舉止,亦加強了說服力;至於跟他有對手戲的殺人狂,由二階堂富美演出;她在《一代電影粉皮》演出狂放,來到本片卻過於漫畫化,帶不出角色的陰沉,有點失色。

至於電影對於體制鞭撻得最劇烈的地方,是呈現在江口洋介飾演的警探茶屋及整個警察團隊上,特別是茶屋;茶屋相信制度、證據,卻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他所信奉的是社會主流認同的價值觀,是非黑白交由體制處理,因為這是最公正;但他的信念(或可代入成觀眾)一步步被主角、所發生的事擊潰:正義是否得到申張,電影沒有給予絕對的答案。


沉重而糾結的命題、主角的上乘演出,可以補足到電影劇情上舖排上的問題;個人覺得這是去年其中一套值得留意的作品,亦有點意外去年沒有在港上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